开学季必纠结!要不要送娃去上幼儿园 ?
2023-02-06 10:02:22
来源网络
每年入学季,家长们都开始蠢蠢欲动,一方面想要让孩子早点去上幼儿园,一方面又纠结是否要多干预一段时间巩固能力。
特备是干预了一段时间之后,孩子能力较好或有进步的家长们,他们渴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和其他普龄儿童一样能够进入幼儿园,同时又对孩子上幼儿园这件事感到忐忑。
来源网路
对特殊需求宝宝的家庭来说,“上幼儿园”不是一件轻松的事,甚至可以说是一项大考验:
孩子在幼儿园里坐不住?
孩子总是独自玩耍不关注同伴?
孩子在幼儿园里不跟随集体活动?
孩子遇到困难时不知道寻求帮助,只会自己着急哭闹?
孩子很想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但是不知道怎么加入?
孩子玩玩具的玩法非常单一?
……
上面这些困难都只是“冰山一角”。进入幼儿园后,要面对和家里的作息不一样、生活环境不一样、生活习惯不一样等现状,如何才能让孩子顺利入园生活?
这就要说到孩子们入园之前必需具备的核心能力。
很多家长还不太清楚到底哪些才是,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
生活自理能力
包括吃饭、穿衣、上厕所等方面。
孩子在老师的指引下模仿同伴穿鞋(来源澜森)
幼儿园常规,孩子学习自己收拾书包(来源澜森)
比如家长要锻炼孩子能够独立用勺子吃饭。要让孩子知道,在饭前、便后必须洗手;喝水时要停止活动并到固定座位,安静享受饮水;引导幼儿遇到想要如厕或是有困难的时候要开口向成人求助,学说:“请您帮帮我”。
规则意识:安坐,轮流,排队,等待,模仿等
主要集中在集体生活和学习方面,包括社会交往、道德发展、集体秩序等。
幼儿园常规——排队(来源澜森)
比如不能抢别人的玩具;不能欺负小朋友;不要随便给别人取绰号或喊别人的绰号;未经同意,不能把别人的东西随便拿回家等等。
幼儿园常规 —— 与同伴用餐(来源澜森)
比如在集体环境中(托育中心、幼儿园)上厕所要排队,上完厕所要冲水;吃饭喝水要依次排队等候,吃饭时不要弄得满地都是饭菜;玩具轮流玩,玩好之后放回原处等等。
语言表达能力:简单表达需求
在语言能力准备方面,初入园幼儿不能够完整表达自己的想法,会出现不适应的表现。
因此,家长要支持幼儿大胆、完整、清晰地表达。孩子要会完整地说“我想上厕所”“我想喝水”“我没有吃饱我还想吃”等等。
鼓励家长和孩子多玩问答游戏,培养孩子在大人讲话时有目光注视、听的习惯。
帮助孩子做交往能力的准备
社交小小班——联合游戏(来源澜森)
孩子将在幼儿园适应人生的第一个集体生活,是他们获得有效交往技巧的关键期。
引导孩子主动向熟悉的成人、同伴打招呼,回应成人、同伴的拜拜等。将个人物品放置在相应位置,等待上课。
调整作息时间
家长还要注意,孩子上幼儿园前最重要的是调整作息,家长要根据幼儿园的作息,适当将孩子作息调整到与幼儿园的作息一致。
不管是康复初期的家长陪伴,还是转衔过渡期的家长支持,亦或是开始融合教育后孩子的独立探索,请大家一定要记住:对于特殊儿童来说,家长一定是最重要的存在!
在每一次的课堂教学后,孩子还需要在家里做好练习和泛化,老师教给孩子的一切,才能真正为孩子所用。
孩子现在还是一棵小小的树苗,我们只有坚持且用心地灌溉,他才会慢慢地长大成一棵大树,尽管慢一点,但终究会长大的!
我们初阶社交班正在火热开设中,
↓↓↓↓↓↓↓↓
有任何疑问或困惑都可以添加我们的小助手进行咨询哦~
带娃路上澜森一直陪伴您和小朋友的共同成长
本公众号目的是提供健康科普信息,不能代替任何医学诊断和治疗意见。如果有希望咨询、讨论或对本文存在异议,可在公众号对话框留言。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