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婴儿的第一剂疫苗。
2023-05-20 17:02:00
2023年5月20日是第33个“全国母乳喂养宣传日”,今年主题为“母乳,婴儿的第一剂疫苗”。
母乳喂养确实有不少的好处,可以降低婴儿患感冒、腹泻、肺炎等疾病的风险,促进婴儿体格和大脑发育,减少母亲产后出血、乳腺癌、卵巢癌的发生风险,……
为什么母乳有这么多好处呢?究竟其中有着什么“神奇成分”在发挥着作用呢?在母乳喂养的过程中,该如何判断我们的宝宝是不是已经吃饱了呢?
在《四川省母乳喂养促进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22-2025年)》中明确指出:
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物,含有丰富的营养素、免疫活性物质和水分,能够满足0-6个月婴儿生长发育所需全部营养,任何配方奶、牛羊奶等无法替代。
母乳中包括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和水分等,其中水份占了将近90%。
来源网络
其中神奇之处就在于:乳汁的成分可以根据宝宝的月龄大小,不断发生变化。乳汁的成分比例在整个哺乳期、单次哺乳过程、一天24小时均呈动态变化,是的哦,我们的母乳都是为了宝宝“量身定制”。
图片来源:《儿童营养学》
相信大家都听过这样一种说法,「奶水变稀了,说明母乳没营养了」。这种说法完全是错误的。
母乳的稠和稀,主要取决于乳汁中的脂肪含量:脂肪含量越高,乳汁看起来也就越稠。
我们前面说到了母乳中成分复杂,单凭乳汁的稠稀程度(也就是母乳中脂肪的含量),就去判断说母乳是否还有营养,显然是非常不合理的。
小宝宝需要更多的碳水化合物,而大宝宝则需要更多的脂肪来获得能量,母乳会随着宝宝的成长,逐渐增加脂肪含量,减少碳水化合物。
在众多的焦虑中,妈妈们最纠结的一点,恐怕就是“我的宝宝到底吃饱了吗?”。
很可惜,对于妈妈们来说,乳房上并没有自带刻度所以无法准确评估宝宝是不是能吃饱了。
连明星也躲不过的焦虑(来源微博)
今天我们来讲讲关于如何判断宝宝吃饱的问题。该如何判断宝宝是不是吃饱了呢?
看宝宝的满足感
宝宝一般吃饱了会自行停止,如果宝宝在喝完奶之后没有那种急切想要寻找乳头的欲望,同时表情也是十分满足的甚至开始吧唧吧唧嘴,这就可以判断出宝宝已经吃饱喝足了。
看吃奶时间
宝宝平均每吸吮2-3次可以咽下一大口,如此连续约15分钟,宝宝一般就吃饱了。
看吃奶次数
新生宝宝吃奶的次数应很频密,通常1.5-3个小时一次,平均每天应吃奶8-12次。
看大小便
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宝宝,他们的排泄情况是不同的。一个月内的小宝宝正常的小便最少要有6次,大便则是4次左右。
还有就是注意观察宝宝拉粑粑的颜色,没有黑色或者绿色的话就是正常的,也就说明宝宝平时是吃得饱,而妈妈的母乳也是没有太大问题的。
宝宝体重
体重增加是判断宝宝是否吃饱最重要的指标,故足月宝宝一般第一个月会增重720-750克,而到第二个月则会增重600克左右,若发现宝宝的体重减轻了,必须要考虑到宝宝喂奶不足或奶水太稀,才会导致婴儿体重减轻。
来源网络
最后,提醒大家的是,我们养育的是宝宝,而不是精密的机器,所以不需要过度苛求吃奶的奶量达标。
我们大人的胃口都是不一样的,所以也不能要求每个宝宝都是按照某个固定的标准量进食。而且宝宝进食的影响因素特别多,比如处于猛涨期或者飞跃期,或者处于厌奶期,白天活动量的大小,甚至情绪的变化都会造成吃奶量的变化。
妈妈不用纠结与一顿两顿没有达到标准,而要看整体的发育情况和参考上述吃饱的信号。
祝每一位宝宝都有好胃口,嘎嘎炫饭。
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