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两种疾病高发,家长一定要注意→
2023-05-04 11:53:36
随着开学的返校,一些聚集性疾病又开始悄悄袭击小朋友们,最近我们后台收到了不少幼儿园里关于儿童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的担忧。
是的,是时候重复我们每年都会讲的一句话:“又到了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高发期,有宝宝的家长需要留意啦!”
今天不介绍什么是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了,重点给家长们讲一讲这两种疾病的主要表现以及应该如何预防呢?
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是儿童常见急性传染病,0—5岁儿童易感染,主要表现为以下症状:
手足口病以发热、口腔黏膜疱疹或溃疡为主,手、足、臀等部位皮肤出疹为主要特征,绝大多数患者的症状较轻,少数患者会出现神经系统或心肺系统并发症,严重者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疱疹性咽峡炎主要以发热、口腔黏膜和咽峡部疱疹为主,病情轻微,极少出现重症。
提到的疱疹性咽峡炎,以及总是会被一同提起的手足口病,都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以柯萨奇病毒和EV71为主。
也就是说,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是同一种病毒感染引起的不同临床表现。
目前有针对此型别病毒的EV-71疫苗,这种疫苗适龄儿童为6个月-5岁,建议在12 月龄前完成接种,1岁及以上儿童越早接种越好。对于5岁以上儿童和成人,多数已通过自然感染获得免疫,一般不再推荐接种EV71疫苗。
需要注意的是,肠道病毒各型之间没有交叉免疫力,接种疫苗并不能一定避免再次患病。
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的传播途径较多,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患者的粪便、疱疹液、鼻咽分泌物、唾液,或间接接触被污染的玩具、水杯等物品或环境均可被感染。此外,呼吸道飞沫、咳嗽等也能够传播病毒。
以上都是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的传播途径
来源网络
尽量少带孩子去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
培养孩子在使用公共物品后和饭前便后正确洗手的卫生习惯;
使用公共物品前应先消毒,孩子常接触的物品、使用的玩具、餐具等应定期消毒;
做好家庭日常用品的清洁和消毒;
如果孩子出现发烧或发生皮疹的情况,应及时就医,手足口病传染性强,确诊的患儿不要送至幼儿园或学校等公共场所,待患儿的症状完全消失后7天才可复课。
机构将加强晨检和日常观察、对教具、公共区域等清洗消毒工作,减少间接接触传播;严格按照疾病防控标准,加强环境卫生工作,全力做好预防工作。
每日清扫教具
仪器消杀
如发现小朋友口腔内有疑似手足口病或疱疹性咽峡炎起疱等现象的,不必惊慌,请家长积极配合告知任课老师,及时就诊。
春季高发疾病虽然种类繁多,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就能有效地阻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
澜森可以为您提供:
儿童行为发育门诊、儿童保健门诊、儿童内科门诊
专业的儿科医生提供生长发育分析及喂养指导
有疑问?添加小助手进行咨询